癌症治療

腫瘤切除還要使用放化療藥物?帶你一次了解輔助治療

目錄

腫瘤切除還要使用放化療藥物?
帶你一次了解輔助治療

▎前言

由於新藥、新技術蓬勃發展,癌症早已非絕症。然而癌症種類大不相同,治療方式也相當多樣化,可以經由切除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等方式移除,除去整個病灶之處,但因癌細胞的特殊性,還是可能會轉移及擴散,究竟什麼方式才能夠阻擋癌細胞捲土重來呢? 

去除腫瘤的治療選擇與優缺點

癌症治療依據類型、分期、腫瘤位置、大小及數量等,每個患者所需要的治療方式因症狀不一而有所不同。

選擇➊ 手術切除

一般來說,手術治療是首要選擇,就是透過開刀將腫瘤整個切除。癌症是由癌細胞組成惡性腫瘤,腫瘤手術治療常使用於早期、中期、沒有轉移的階段,大部分癌細胞還沒轉移出去,此時腫瘤較小,利於開刀移除腫瘤;而後期階段患者可能需要搭配放射線或化學治療使腫瘤縮小,再進行切除手術。此外,癌症手術治療還可分為
  • 傳統手術-通常根據惡性腫瘤位置需要開胸剖腹,為了將其完整除去,造成傷口大,需要長時間恢復,術後也易有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
  • 微創手術-開刀僅有幾個一至兩公分大小的洞,以機器手臂將器械伸入,可完成切割、止血、縫合等等步驟。因為開刀傷口大小非常小,能夠大幅減少術後的併發症。

選擇 化學治療

化療是以化學合成藥物治療癌症,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是降低癌細胞增殖、防止癌細胞擴散、減少疾病引起的不舒服的症狀。大多數的化學治療會進行四到六個療程,且配合使用二至三種化療藥物,以提升效果,降低毒性產生。
化療適用的癌症範圍較廣,目的是抑制癌細胞的擴散,對付全身性的腫瘤。適用於以下癌症
  • 血液系統癌症-白血病/淋巴癌
  • 消化系統癌症-大腸直腸癌/肝癌/胰臟癌/胃癌

選擇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即俗稱的"電療",是利用各種不同能量的放線射去抑制和摧毀癌細胞,放療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輔助手術治療和化療,以提升癌症的治癒率。 而針對某些腫瘤較大的患者,醫師通常會建議在手術切除前先進行一段時間的放療,讓腫瘤體積縮小,能夠動手術切除腫瘤;而對於一些晚期的癌症患者,則是透過支持性放療來舒緩症狀。放療一般是針對比較局部性的實體癌症的根本治療,例如:
  • 頭頸部的腫瘤
  • 肺癌
  • 食道癌
  • 皮膚癌
  • 胃癌
  • 皮膚癌
此外,放療也可以針對一些癌症進行術前或術後的輔助治療,像是對於骨或腦轉移的惡性腫瘤病患進行支持性放療,但是對於全身性的惡性腫瘤效果有限。

癌症復發與輔助療法

癌症復發是癌友及癌友親人所共同擔心的問題。罹癌的器官不同,復發的機率也有所差異。復發沒有固定的時間軸,短則幾週,長則可能達十幾年。
復發可能是原本控制住的原發器官再次出現,或是殘餘的癌細胞搭著淋巴系統或是血液系統的順風車直達骨髓,甚至移轉到身體其他器官,癌細胞能夠長時間處於休眠狀態,此時癌症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低下,生活習慣不佳,就會使得癌細胞甦醒而再次產生腫瘤。
因此在腫瘤切除後,醫師會根據癌症跟期別繼續讓患者使用輔助化療藥物或是放射線治療。

 
1.化療藥物經由血液循環到身體各個部位,殺死殘餘的癌細胞以及移轉至其他部位的癌細胞,以達到殺死全身的癌細胞,這是預防癌細胞轉移或復發最有效率的方法。化療是全身性的治療,對正常細胞也有毒性,患者常見的抗化療毒作用有

許多癌友會因為化療可怕的副作用而卻步,錯失將癌細胞趕盡殺絕的時機,讓癌細胞有死灰復燃的機會。


2.輔助放射線治的目的是對於復發高危險群的病患藉由放射線來清除胸壁上或周圍淋巴組織中的顯微癌細胞,以增加局部控制率以及病患存活率。放療後以身體的局部反應為主的副作用像是

放、化療兩種方式並不衝突,也沒有絕對的優劣,放療與化療雖然有上述的差別,但並非完全互斥的兩種治療癌症方式,例如在直腸癌與肺癌等癌症,就常是放、化療並用的治療方式,由醫生依照病患病程分期、身體狀況整體判斷後再做出決定,而放、化療醫治效果也要看病患的具體病情而定,並無某一種治療方式優於另一種治療的說法。
 

結論

術後不同癌症復發機率的高低都不一樣,醫師會依據在癌症類型與期別等原因給予建議,不管是傳統或微創手術完成後,必須要定期追蹤,才能趁勝追擊癌細胞。
放射治療及化療藥物的日新月異,醫師會考慮病患的條件與腫瘤的特性,彈性調整輔助型治療的劑量與使用方式,來降低輔助治療的副作用。輔助治療是有一定的療程的,聽從醫師建議完成後,只要定期追蹤,就無須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