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癌友園地

  • View More JAN.2024-PD-1抑制劑到底是什麼 快速讓你看懂免疫療法_COVER-01.png
    用藥知識

    PD-1抑制劑到底是什麼? 快速讓你看懂免疫療法

    癌症免疫治療在2013年被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評選十大科學突破之冠,是對抗癌症的新武器,發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科學家更是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免疫治療為什麼這麼有效?其中對抗癌細胞的機制又是什麼?讓你一次看懂免疫療法。
  • View More JAN.2024-癌症營養補品怎麼選對癌症患者最有效_COVER-01.png
    用藥知識

    癌症營養補品該怎麼選才對癌症患者最有效?

    據美國營養期刊統計,有40%的癌症患者非死於癌症,而是死於營養不良的問題。但市面上出現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而每個人真的都需要各種營養品嗎?
  • View More JAN.2024-破解化療藥物迷思~專業藥師來解惑_COVER-01.png
    用藥知識

    破解化療藥物迷思~專業藥師來解惑

    許多民眾聽到誰得癌症就開始聞癌色變,因為其中化學治療的副作用讓人痛苦難耐,而現在醫療如此進步,還會有這樣的副作用產生嗎? 聽聽看專業藥師怎麼說?
  • View More JAN.2024-癌症標靶藥物QA來解答_COVER-01.png
    用藥知識

    癌症標靶藥物QA來解答

    標靶藥物的分類?標靶藥物怎麼吃?標靶藥物的禁忌,因為非常多在進行標靶藥治療的病友針對標靶藥物有非常多疑問,讓人又愛又恐懼的標靶藥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常見的問題呢?聽聽藥師怎麼回答
  • View More 封面.png
    營養講堂

    癌症治療後總是提不起勁?! 攔截疲憊維持身體平衡

    會出現癌疲憊的原因是在癌症治療的過程,因為藥物與癌細胞的相互作用,造成神經系統、肌肉代謝、生理時鐘的變化,所以就會產生疲倦感。而癌因性疲憊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副作用,總以為睡飽了就可以,卻發現永遠睡不飽,還覺得越睡越累,一整天都沒有力氣,需要比平常花更多時間來等待體力的恢復,更令人氣餒的是,除了疲勞之外,化療後會伴隨著噁心、嘔吐、食慾不佳等等副作用,會大大影響癌友與家屬的抗癌心情。
  • View More 封面.png
    癌症衛教

    大腸癌末期肝轉移很糟糕了嗎? 仍有機會別放棄

    結腸直腸癌( 以下通稱大腸癌 )通常發現時候近 20 - 30% 已是四期,而且容易肝轉移,對於病患來說,這樣的狀況真的是雪上加霜,如果肝臟均有散在性的多處轉移,平均存活期僅有三個月。那是不是代表真的無藥可救嗎? 目前已有多種先進癌症治療方式,仍有治癒可能,千萬不要放棄治療機會。
  • View More 封面.png
    乳房外科

    鄭伃書醫師|乳癌化療後引發發炎反應該怎麼辦?副作用太強烈能不能終止治療呢?3個降低化療副作用的小妙方一次告訴你!

    一講到化療,患者常常聞之喪膽,尤其是化療的副作用百百種,光是想到就令人害怕、頭皮發麻;然而,每個人接受化療藥物的感受度不同,千萬不要還未完全了解就先害怕,我們還是能透過一些方法和努力,來緩解化療過程的不適感受
  • View More 封面.png
    乳房外科

    鄭伃書醫師|化療前要做哪些準備?如何掌握飲食營養讓自己舒服一點?乳房外科醫師親授小訣竅,教你有效降低化療副作用

    罹癌患者只要聽聞「化療」就聞之喪膽,化療的副作用往往是患者考量治療時的一大隱憂,但是鄭伃書醫師想告訴大家,其實化療就很像第一搭坐飛機一樣,只要提前準備好,幫助自己建立該面對哪些處境的概念,其實是可以很順利度過的。
  • View More 封面.png
    癌症衛教

    大腸直腸癌會有哪些前兆? 血便一定是大腸癌嗎? 注意!大腸癌常見關鍵症狀

    大腸直腸癌( 簡稱大腸癌 )在十大癌症中一直是榜上有名,也有許多名人受大腸癌之苦,推估每年新確診人數高達 1 萬 7 千多人,2021 年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的死亡數為 6657 人,較五年前增加 11% ,且患者有越來越年輕的現象。面對來勢洶洶的大腸癌,究竟要如何及早發現大腸癌?病友與家屬該要如何去面對呢?
  • View More 糞便篩檢異常不做大腸鏡檢查,恐增加死亡風險.jpg
    癌症衛教

    糞便篩檢異常不做大腸鏡檢查, 恐增加死亡風險

    大腸癌是台灣常見癌症之一,在十大癌症更是名列其中,根據最新十大癌症統計資料發現,大腸癌為癌症發生人數之榜首已長達14年。一般來說,大腸癌是能夠預防的,而且早期發現、盡早治療的治癒率達90%以上。
    為了降低大腸癌對民眾的威脅,首先建議大家做糞便潛血檢查,若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發現異常,請儘早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免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期。國民健康署針對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提供具科學實證研究之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定期篩檢,可有效降低三成大腸癌死亡率。
  • View More 乳癌治療期間飲食該如何準備? 蛋白質要怎麼補充?.png
    營養講堂

    乳癌治療期間飲食該如何準備? 蛋白質要怎麼補充?

    很多癌症病患不是被癌細胞打敗,而是營養不良的問題,就連乳癌患者也是,一心想要餓死癌細胞,殊不知先餓死具有戰鬥能力的免疫細胞,使體力不支、免疫能力降低最後迎來的是生命的尾聲。所以足夠的熱量營養還要有足夠的蛋白質,才能幫助身體修復、讓開刀傷口癒合快些製造出強力的免疫細胞、縮短癌友住院時間。
  • View More 一旦確診乳癌應該先開刀還是先是化療?該如何選擇?.png
    癌症衛教

    一旦確診乳癌應該先開刀還是先是化療?該如何選擇?

    目前醫學針對乳癌主要的治療方式就是化療和開刀,然而,究竟是先化療後開刀好,還是先開刀後化療好呢?其實這個答案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答案,因為每一位病人的病情、腫瘤的位置、大小和身體的狀態都是不,所以必須謹慎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的最佳方式,本篇針對「先化療再開刀」的優缺點進行說明,提供依據病友依據個人病況作為治療的參考。